8 月
19
2012
0

芦笙发音的二次共鸣特点

Feature of the Second Resonance of Lusheng

摘要:芦笙以二次共鸣区别于其他簧管乐器。对芦笙多种二次共鸣形式及发音原理进行分析,不失为一种积极的探索。

Lusheng is different from other reed musical instruments in its second resonance. It is an active exploration to analyze the forms of various second resonances and the principle of the sound production.

贵州大学学报·艺术版
Journal of Guizhou University Art Edition
2003年第3期 第17卷(总第37期)
V0l.17 No.3 Sep. 2003
关键词:笙;簧片;振动;共鸣;二次共鸣 
KEYWORDS: Sheng; reed; oscillation; resonance; secondresonance
中图分类号:J6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444X(2003)03-0014-o3

许多人形容芦笙的响度(音量),往往都用“声震山川”、“排山倒海”、“气势磅礴”、“几十里外都听得见”等等。 既然是形容,当然难免有些夸大,但也反映芦笙的响度的确是相当大的。

芦笙的声源是簧片的振动,见图一。 簧片的振动形式是扁薄的簧舌一端固定而另一端做自由振动。 芦笙的簧片是属于自由式簧片。 如果簧舌的两面大气压力相等时,簧舌处于静止状态;当簧片一面的气压加大时,簧舌的自由端就脱离了平衡位置,而前后振动发出声音来。 簧片的振动频率高低取决于它的长短、宽窄、厚薄及材料的弹性、材料的密度、簧片两端质量的比例。 假设几条簧舌的厚度相同,长的,振动就慢(音低);短的,振动就快(音高)。 假设它们的长度相同,片头厚片脚薄,振动就慢;片头薄片脚厚,振动就快。 这与它们的宽度关系并不很大。同音高的簧片,短的必然薄;长的必然厚些,厚的振幅就大(音量大),薄的振幅就小(音量)。 振幅大的费气,迟钝;振幅小的省气、灵敏。 芦笙簧片的灵敏度与笙斗内的气温有明显关系:气温高则灵敏,气温低则迟钝,一般在 10~30℃的气温才适合。

芦笙的音量音色取决于芦笙簧片的材料的优劣。 现今芦笙簧片的材料主要有两种:一种称为“软铜”,如废旧的子弹壳等,另一种称为“脆铜”,如废旧的锣、钹等。 芦笙工匠在制作前虽然都火锻锤打多次,但由于手工操作材料的密度大多不匀,使芦笙的音量音色均欠佳。 如能改用机械生产,音质将大为提高。

此外芦笙簧片在定音前还要进行一次热处理(称为“吃水”)。 这一道工序是芦笙簧片音质优劣的关键工序。 关键是要精确掌握当时的气温、水温来确定簧片的温度(烧红到什么程度),并进行处理(丢到冷水中去)。

簧片的振动是芦笙的声源。 但芦笙并不是象风琴、口琴那样单纯靠簧片振动发音。 它除了簧片振动外,还需有一系列的共振过程来配合,才能发出理想的音量和音色来。

芦笙的簧片安装在音管的侧面,当吹气冲击簧片时,簧片受追发生振动。 簧片的振动对于音管中的空气柱来说是一种有周期性的外力,这种外力能使音管内的空气柱受迫而振动,形成希疏和密集的声波。 声波沿着管壁奔驰到达管口,再往回反射传播,并在管内形成两个频率相同、进行方向相反的声波。 当簧片和管空气柱二者的频率完全一致,或接近一致时,这个波的振幅最大,形成完美的共振。 簧管配合后发出的音,比单独簧片发的音,音量更大,音色更纯和更美。

影响簧管共振的频率是多方面的,簧与管相比,簧是起主要作用的。 管的长短与管径的大小相比,长短起主要作用。

由簧片与音管产生共振而发音的现象,我们叫做一次共鸣,如传统的笙、竽等。 如果在音管的管口再套上一个稍大的具有相应频率的共鸣筒后,产生新共振而发音的现象,我们叫做二次共鸣。 二次共鸣的音量更大,音质更纯,芦笙以二次共鸣原理区别于其他簧管乐器。

芦笙发音的二次共鸣形式是多样的,主要有以下几种:

  1. 簧片振动与闭管式音管发生共鸣。 见图二。 这种形式音量较轻、音色单薄。 多为黔东南一带的芦笙的部份音管所用,以求音色变化。
  2. 簧片振动与开管式音管发生共鸣,必要时用大指按住下端管口,这时管长等于比原来增加一倍,可以获得比原来的音低一个大二度音。 这种发音形式最重要的是簧片安装在音管上的位置是否洽当,位置不洽当则不能获得准确的大二度。 见图三。 这种形式在黔西北五管芦笙的演奏中多见。
  3. 簧片振动与闭管式音管发生第一次共鸣,上端管口插入开管式共鸣简近筒口处形成第二次共鸣。 见图四。 这种形式音量最大,音色最美,是黔东南一带的芦笙常用的一种主要共鸣形式。
  4. 簧片振动与闭管式音管发生第一次共鸣,上端管口插入闭管式共鸣筒近筒口处形成第二次共鸣。 见图五。 与第三种形式相比,这种形式的音量稍小,音色稍欠明亮。
  5. 簧片振动与闭管式音管发生第一次共鸣,上端管口插入闭管式共鸣筒近筒底处形成第二次共鸣。 见图六。 这种形式、音量与第四种相等,音色稍有闷感。
  6. 簧片振动与开管式音管发生第一次共鸣,下端管口插入闭管式共鸣筒近筒底处形成第二次共鸣。 见图七。因这种开管式音管往往管径过细,又因两头出音,音量分散,各方面都比第五种形式稍差。
  7. 簧片振动与闭管式音管发生第一次共鸣,上端管口插入频率比簧片高八度的闭管式共鸣筒,近筒底处,形成第二次共鸣。 见图八。 这种形式主要是黄平县中音芦笙的“6”音所用,因音管与共鸣筒比例失调。 而音管的音区低,音量弱,高八度共鸣筒音色突出,往住误认为此音是 “6”
  8. 簧片振动与开管式音管发生第一次共鸣,上端管口插入葫芦式扩音器形成第二次共鸣。 见图九。 这是贵州中部乌当地区弯管芦笙的“6”音上所用。 因音管较粗、第一次共鸣就有较好效果,套上葫芦音量扩大音色柔和而带鼻音。
  9. 簧片振动与闭管式音管发生第一次共鸣,上端音窗插笱叶喇叭状扩音器的深处形成第三次共鸣。 见图十。 这是丹寨芦笙的主音 “2”所用,音量扩大,喇叭音色。 因不求共振,所以喇叭大小无严格要求。
  10. 簧片振动与闭管式音管发生第一次共鸣,下端音窗插入闭管式大筒的近筒底处,形成第二次共鸣。 见图十一。 这是黔东南一带的大芦笙队的倍低音(主音)大筒所用。 音量明显扩大,音色低沉浑厚。
  11. 气管一端为吹口,另一端装有簧片,把簧片插入闭管式共鸣筒(大莽筒)近筒底处而产生共鸣。 见图十二。 气管的主要作用是送气。 长短要求不严。簧片和莽筒的比例要求很严,不然音量不大,音色干瘪。
  12. 气管一端为吹口,另一端装有簧片,把簧片插入开管式共鸣筒(中音莽筒)的中间而产生共鸣。 见图十三。 这种形式音量增加音色较明亮,但只能用于中音或高音,用于低音则效果欠佳。 这套发音原理和共鸣结构,可以制成由G0-G7(美制)之间的任何—个音。 苗族人民为了求得音量和音色的对比,一支芦笙里甚至装配4种以上的音色,因此演奏的乐曲到很丰富,并具有独特风味。